? ? 可以看到我們這里的柑橘果實飽滿圓滑,幾乎是看不見壞果次果的,如此高產的柑橘是怎么栽培的呢?下面給大家分享幾個柑橘的栽培要點。
? ?柑橘一般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中旬春梢萌動前栽植。冬季無凍害的地區(qū)可在秋季10~11月中旬栽植;春夏4~5月份春梢停止生長后至夏梢抽生前栽植成活率也高;容器育苗四季均可栽植。?
? ?柑橘園地宜選擇無明顯凍害地段,要求土層深厚、排水透氣良好、有機質豐富、灌溉方便、交通便利。丘陵、山地海拔高度在800米以下,坡度在25°以下,冬季有凍害的地區(qū)應選擇東南坡,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和冷空氣易停滯的谷地不能建園,在5°以下的緩坡地、?? 江河兩岸及水稻田建園時,必須注意排水。可利用自然屏障及大水體對氣溫的調節(jié)作用,在其周圍建園。建園對于周圍環(huán)境有較大的要求,要求生產的柑橘健壯無病蟲害必須充分了解周邊的空氣質量、灌溉水質、土壤環(huán)境質量等等。
? ?柑橘栽培最常見的間距4X6米,但當前有一種傾向就是用不同的種植方法使柑橘在后期生長密植,因而4X3米甚至4X1.5米的間距也常采用。其種植密度通常每公頃種植410株,密植情況下也有每公頃800株或1600株的。?
? ?影響柑橘果樹生長發(fā)育、開花結果最大的屬溫度,即使差異0.5℃的氣溫有時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。柑橘生長發(fā)育要求12.5~37℃的溫度。在一定溫度范圍內,通常隨溫度增高糖含量、可溶性固形物增加,酸含量下降,品質變好。秋季花芽分化要求晝夜溫度分別為20℃左右和10℃左右,根系生長的土溫與地上部大致相同。過低的溫度會使柑橘受凍,高溫也不利于柑橘的生長發(fā)育,氣溫、土溫高于37℃時,果實和根系停止生長。柑橘果樹要求空氣相對濕度以75%左右為宜。
▼長按2秒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
??? ? 月季黑斑病也稱為‘褐斑病’,是一種世界性的月季病害,花友們需要對其進行一定的了解,對預防和治療此病害的發(fā)生會有不小的幫助。首先我們來了解黑斑病,它屬于真菌。分生孢子為長橢圓形或是魚鰾狀,大小約108-198微米,是上大下小的雙細胞結構,盤在寄主角質層下生長,會有 突出的表皮。
? ? ? ? 月季的嫩枝、花梗與葉片都有被侵染的可能。紫褐色或褐色小點是病斑的初期形態(tài),隨后擴展為1.5-3毫米左右(直徑)的深褐色或黑色圓斑,有的品種邊緣則光滑整齊。
? ? ? ?病斑四周常包圍有黃色的暈圈。病斑通常幾個連在一起,病葉會出現大面積的發(fā)黃,讓病斑像是一座邊緣為綠色的“小島”
? ? ? ?病葉易掉落,但也有少數不會掉落的月季品種。幼枝與花梗會出現紫色或黑色的條狀斑點,略有凹陷。病害程度嚴重時,會導致整株的中下部葉片全部脫落,僅剩頂端的幾片新葉。風雨和飛濺水滴等是分生孢子的傳播途徑,所以容易在多雨、多霧和多露的天氣下發(fā)病。有實驗表明,在滯留水分的葉子上,孢子對萌芽的侵入時間僅需6小時。
? ? ? ?病菌能夠對植株進行多次侵染,威脅月季的整個生長期。尤其在梅雨季節(jié),夏季的高溫干燥天氣則會讓病害擴展緩慢。
? ? ? ?植株的衰弱更易使病菌入侵。不同品種有著不同程度的抗病性,但均無法免疫此病害。
? ?1.首先應從侵染的源頭入手,及時清掃落葉并去除病葉。冬季需對重病株加強修剪工作,將病枝、病葉上的越冬病原一并清除。
? ?2.采用藥劑治療應從夏季新葉初展時就開始噴藥,通常每隔7-10天進行1次。藥劑可選擇百菌清可濕性粉500倍液(75%)或多菌靈可濕性粉500-1000倍液(50%),或代森鋅可濕性粉500倍液(80%)或波爾多倍液(1:1:100倍)或甲基托市津1000-1200倍液(70%)。
? ?總之,我們對一種病害研究透徹就能給月季的存活增加不少的保證。
